冬季,當樹葉轉黃,落雪覆蓋了大地,人們自然而然地尋求溫暖的庇護。在這季節,霜花點綴窗戶,呼出的氣都成為白霧,只想找個地方窩著,感受熱度。此時,什麼能比一碗熱騰騰的食物更能打破這寒冷的束縛呢?每一口滋潤的湯液、每一片軟嫩的肉都是對這寒冷的最佳回擊。而談到冬日的熱湯,怎能不提及歷史悠久的胡椒鴨和羊肉爐?
胡椒鴨,這道菜源自於中國的傳統料理,主打的就是那強烈的胡椒香氣,給人一種深入骨髓的暖。而羊肉爐則是源於北方的草原文化,那獨特的羊肉香與各種藥材煮熬的湯底,早已是冬季的經典選擇。這兩道菜各有千秋,但都是冬日暖胃的絕佳之選。今天,讓我們透過小玉的味蕾,來細細品味這兩道冬季美食的魅力。
踏輕胡椒鴨的魅力
踏輕胡椒鴨的製作方式
胡椒鴨,一道深受大眾喜愛的料理。它的烹飪過程彷彿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藝術表演。首先,選擇的鴨肉必須是肉質鮮嫩,肥瘦適中的,因此特別選擇特選1.6-1.8KG的土番鴨,保留飽滿鴨身,整隻不剁保留鴨肉的鴨油的原汁精華。
在清洗乾淨後,加入大量的沙勞越白胡椒粒進行醃製,去腥提味,讓鴨肉充分吸收胡椒的香氣,並且在用臺灣的溫體豬肚。再經過長時間的燉煮,鴨肉更顯嫩滑,胡椒的香氣也更加濃郁。而最吸引人的,就是那鮮明的胡椒味,給人一種從嘴巴到胃,再到整個身體的暖意。
小玉吃踏輕胡椒鴨的心得分享
小玉我非常愛吃鍋物,最喜歡加入許多配料,用看的就暖入心扉啊!!!!!
跟大家說實話,第一次品嚐踏輕胡椒鴨時,當我筷子輕輕夾起一片鴨肉放入口中,眼睛瞬間為之一亮,這胡椒的香氣真的很突出,重點是不辣,所以不敢吃辣的朋友也可以嘗試。
鴨肉也煮得恰到好處,整體味道相得益彰,肉質的嫩滑和胡椒的暖胃效果,當下吃當下有感覺,尤其臺灣秋冬兩個分明的季節,暖暖胃真是下班一大享受啊,能夠品嚐到如此美味又有暖胃效果的料理,真的是一種幸福。
而且踏輕除了胡椒鴨這個口味,也有蝦黃厚薑母鴨,黑胡椒洋蔥鴨,麻辣開胃鴨等不同口味的產品,讓冬天食補多了許多選擇。
知名網紅也是超推薦踏輕胡椒鴨
踏輕胡椒鴨的門市位置
★遠東百貨-信義A13店★
📍地址: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
📍營業時間:平日11:00-21:30/假日:11:00-22:00
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羊肉爐的古早味
羊肉爐,是許多人在寒冷冬日首選的暖身美食。它的烹飪方式講究簡單而精緻,首先是選用新鮮的羊肉,經過細心的剁切與洗淨後,放入一鍋滾燙的湯底中。特色在於這湯底,除了羊骨熬煮多時而成,還加入了多種香草和藥材,形成了一個既香濃又健康的湯底。羊肉在這湯底中煮熟後,肉質變得特別鮮嫩,帶有一種獨特的香味。
小玉對羊肉爐的深度評鑑
小玉品嚐羊肉爐時,會特別留意了羊肉的質地和其獨有的香草、藥材味。
好的羊肉的口感非常好,鮮嫩不柴,而且在這濃郁的湯底中,那些香草和藥材的味道真的為羊肉增色不少,儘管羊肉本身帶有一點羊膻味,但這些香草和藥材完美中和了那種味道,使整體味道更加和諧。
而且羊肉爐一定要搭配麵線,我自己還會在淋上豆腐乳醬,才是絕配啊!!!!
一般來說,我都到一些比較知名的羊肉爐店現場吃,像是我覺得湯頭最優的長疆羊肉爐,或是經過溪湖都會去的阿枝羊肉爐,羊肉爐的店家選擇真的比較多,就不一一列舉了。
羊肉爐的湯頭無與倫比之處
最吸引人的,莫過於羊肉爐的湯底了。湯底濃郁,每一口都如同沐浴在一場味覺的盛宴中。而羊肉則是鮮嫩滑順,吃上一口,仿佛整個冬天的寒冷都被驅散了。這樣的組合,不僅能夠滿足味蕾,更是對身體的一場滋養。在冷冷的冬日裡,有這麼一鍋熱騰騰的羊肉爐在旁,真的是一大幸福。尤其加入茼蒿後,我的天啊!!!!!!!!冬天喝上3碗以上都不是問題
冬日暖身選擇,誰勝誰負?
當冬日的寒風嘯嘯而過,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方式讓自己暖和起來。胡椒鴨和羊肉爐,這兩大美食,都是許多人的首選。但到底哪一個更有助於驅寒呢?首先,我們來看看它們各自的營養價值和暖身效果。胡椒鴨的胡椒和鴨肉都被認為具有極好的溫熱效果,而羊肉爐中的羊肉和藥材也被認為能夠助於增加體溫。
營養價值,更勝一籌的是?
除了驅寒,營養價值也是我們選擇食材的重要考慮因素。胡椒鴨中的鴨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對於心血管健康十分有益。而羊肉則富含蛋白質、維他命B和鐵質,對於身體的修復和增強免疫系統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然而,哪一個更有營養價值?答案或許因人而異,但無論選擇哪一個,都能確保冬天裡身體獲得充分的滋養。
小玉的冬季美食推薦
面對胡椒鴨和羊肉爐,小玉也進行了自己的選擇和建議。她說:“每當冬天來臨,我都會選擇羊肉爐,因為它那濃郁的湯底和鮮嫩的羊肉真的非常適合這個季節。但胡椒鴨也有它獨特的魅力,尤其是當你想要吃一些不同的時候。”不管是羊肉還是鴨肉,小玉都認為,在冬天裡,選擇適合自己的食材才是最重要的。
小玉的冬季美食終極結論
在這場美食大戰中,胡椒鴨與羊肉爐都展現了自己獨特的魅力。胡椒鴨以其嫩滑的鴨肉和暖胃的胡椒取勝,而羊肉爐則是以濃郁的湯底和鮮嫩的羊肉吸引人。面對這兩種美食,小玉也進行了她的評比。她認為,雖然每一種都有其優點,但對她而言,羊肉爐在冬天時更能給予她那種家的感覺和溫暖。
每一種食物都有其故事和獨特之處,值得我們細細品嚐。無論是胡椒鴨還是羊肉爐,它們都代表了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。我們鼓勵讀者們踏出自己的舒適圈,嘗試這兩種美食,找出自己真正的喜好。記住,美食的世界是多元和寬廣的,每一次的品嚐都是一次新的探險。不要害怕嘗試,讓自己的味蕾享受這場美食之旅!
踏輕胡椒鴨VS丸張羊肉爐真空包推薦評價當我們談到傳統美食,很多人會想起耗時且複雜的製作過程,而在現代忙碌的生活節奏中,這樣的烹飪方式似乎已經遠離了我們。但是,踏輕胡椒鴨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刻板印象,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飲食體驗。
踏輕胡椒鴨不只是一道料理,它更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傳承。每一口都帶有深厚的胡椒香氣,與鴨肉的鮮嫩完美結合,呈現出一種獨特而濃烈的風味。而這,正是踏輕對品質和傳統的堅持。踏輕胡椒鴨VS羊肉爐包推薦評價
更令人讚賞的是,踏輕胡椒鴨結合了現代的技術和快節奏的生活需求,使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享受到這樣的美味。這不只是一種便利,更是對現代生活的一種尊重和理解。踏輕胡椒鴨VS李記血藤爐永大店推薦評比
結論上,踏輕胡椒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選擇,讓我們在現代生活的忙碌中,依然能夠品嚐到古早味的魅力。不論是為了解饞,還是為了追尋回憶,踏輕胡椒鴨都將是你的最佳伴侶。現在,就讓我們一同,與踏輕共度每一個珍貴的飲食時光。踏輕胡椒鴨VS四季羊肉爐推薦評比
一 “春風吹,天氣暖……”記憶中,一個身穿藍布衣,腳蹬解放鞋的十七八歲的青年,背著一個大背篼,邁著緩慢的步子,嘴里哼哼著小學一年級的某篇課文的一段句子,一步步地向上攀登。 他就是阿牛,寨里人都叫他“阿牛”。 聽老人們講:阿牛三歲才學會走路,五歲才學會說話,至今說話有時候也還會結結巴巴,特別是在生氣的時候。 他讀書成績不好,讀了四年一年級,每次考試成績都是零光蛋,最后他打死也不去上學了。四年一年級讀下來,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背誦某篇課文——《春風吹》,每天上坡走到小灣巖上,他都要大聲誦讀著“春風吹,天氣暖……”天長日久這篇課文被他背得滾瓜爛熟,但他只會讀,字卻一個都寫不出來。 “春風吹,天氣暖……”響亮的朗讀聲回蕩在小灣巖上、槍家彎子的凼子地里、陳家坡坡腳…… “春風吹,春風吹……”他哼紅了桃花,哼綠了柳樹,哼來了燕子,哼醒了青蛙、哼黃了小麥、哼熟了玉米……月月歲歲,歲歲月月,周而復始。 阿牛雖然讀書不行,但種莊稼、干農活卻是一把好手。他力大如牛,別人拿不動的擔子他很輕松地就拿起來了。從槍家灣子背著一背篼包谷回家,別人要歇三次,他一次不歇就背到了家。 他憨厚老實,樂于助人,寨里哪家有大事小事,農忙的時候包谷收不贏了、麥子割不贏了、抬肥豬到公路上上車(小時候家鄉沒有進村公路,寨里人每逢賣肥豬的時候都要叫上五六個勞力好的人用杠子,繩子組成的擔架把豬抬到公路邊裝車),只要叫他一聲,他就會一聲不響地幫忙。 二 時光如梭,小灣巖上哼哼唧唧的朗讀聲依舊,可是與阿牛同齡的人都結婚了,改嫁了。阿牛還不知道“結婚,改嫁”是什么,不過他覺得人人都要討媳婦,自己也應該要討一個。 他到處請人說媒,只要聽說哪家有個閨女,就請媒人去說。人們也樂意給他做媒,只要說給他做媒講媳婦,屋里屋外、重活輕活,只要吱一聲,他就一聲不吭地幫人家做。 那幾年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景,每逢春耕秋收時節主動上門給阿牛做媒的人一個接一個。今天張三上門說:某村某家有個女兒,等把包谷種完了我去給你做媒;明天李四上門說:某村某家有個女兒等我把包谷種完了給你做媒;后天王二上門也如是說……不用多說,阿牛聽了后就會喜滋滋地,二話不說地幫他們干活。可是當農活忙完后,他的“媳婦”卻一個個空中蒸發了,那些所謂的媒婆都不約而同地說:“哎呀!晚了一步,有人捷足先登了。” 這樣的鏡頭像播放電影般,不知重播了多少遍。多少個年頭過去了,阿牛也三十幾了,他的媳婦還是沒有討到。阿牛也似乎讀懂了里面的玄機,看穿了那些所謂的為他張羅媳婦的“好心人”的真實面孔,他再也不相信他們的話了,不幫他們做白工了。 有一年,老好人盧二爺真的在老林灣給阿牛相中了一位姑娘。對方比阿牛小兩歲,圓圓的臉蛋,膚色黝黑,神情木訥,左腳還有點跛。不過干農活還行,據說她家五六畝責任地都是她跟母親在種,但也是不識字、不識數。跟阿牛簡直是天生一對。 對方的父母當場答應了這門親事。押禮先生掐指一算,結婚的吉日定在農歷臘月初六。 “我終于討到媳婦了!”阿牛高興壞了,他像個撿到了個大棒棒糖的孩子,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,小灣巖上的哼唱聲更歡了,更響了:“春風吹,天氣暖……” 離初六還有一個星期,阿牛就請鄰居們幫忙到新場街上買來了大米、煙酒、干菜……至于豬肉,老好人盧二爺早就幫他家安排好了,就用他家準備殺來過年的那頭肥豬,有三百多斤毛重,足夠了。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,就等初六一到,就敲鑼打鼓迎娶新娘子了。 要把過年豬殺了辦酒,那過年吃哪樣?好吃懶做,嗜酒如命,從來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阿牛他爹(盧大爺)聽說要把過年豬殺了給兒子辦酒,他不干了。初三的夜里,喝得醉醺醺的盧大爺悄悄跑到姑娘家說:“我兒子老實不識數,你家姑娘也老實不識數,將來日子咋個過哦,咋個整得了飯吃喲?我是堅決不同意這門親事。” 姑娘的爹媽聽了二話沒說,第二天就派人把訂婚彩禮給退回來了。 好不容易說好的親事就這樣吹了,眼看就要到手的媳婦兒沒了,阿牛這個氣啊,他把姑娘家退還的彩禮和彩金一股腦兒地扔到了院子里,“你這老不死的,過年豬,吃……吃……我叫你吃!你不讓我好,你也休想好過,看你以后那兩塊木頭板板(棺材)問誰要去?” 三 阿牛躺在床上三天三夜,不說話,也不吃飯。三天過后,從不喝酒的他,去街上打了兩斤散酒一口氣喝了一半,喝得酩酊大醉,又接著睡了三天。 從此,他跟老爹一樣,天天喝酒,堂屋的神桌上多了一個白色的酒壺,每天都出現這樣的畫面:一會兒阿牛走過去舉起喝一口,一會兒他老爹走過去舉起喝一口,像電視里打的廣告一般,天天重播著。 春耕時節,家家戶戶都忙開了。阿牛家的地里卻一點動靜也沒有。他跟老爹一樣天天泡在酒壇子里,搞得個胡子拉碴,衣不換臉不洗的。 盧二爺看不下去了,他來到阿牛家,一把奪過他手里的酒壺,手一揚向院子里扔去,“阿牛啊!阿牛!媳婦沒娶成,但飯還是要吃得吧?” 第二天,小灣巖上又出現了阿牛的身影,只是沒有了昔日的哼唱聲,只是干活比以前更勤快了,他像跟土地有仇似的,鋤頭挖得山響,似乎是要把所有的怨氣都發泄到土里。 春去冬來,冬來春又去,隨著時光逝去,阿牛的怨氣終于被土地吸光了。“春風吹,天氣暖……”小灣巖上又響起了久違的哼唱聲。 俗話說:情場失意,賭場得意,世間萬物有失必有得。阿牛雖然娶不到媳婦,也不會賭錢,但他盤的莊稼卻比別人家的好,喂養的雞豬也長得很快。那年,一場突如其來的“藍耳風”襲擊了整個村寨,家家戶戶的豬都死光了,出乎意料的是,阿牛家的卻一頭沒死。 也不知什么時候,寨里掀起了一場“蓋房子”的風,家家戶戶,有錢的沒錢的,都把原來的石墻瓦屋拆掉了,爭相蓋起了平房,有的甚至借錢也把房子裝修得漂漂亮亮。阿牛也緊跟著時代的步伐,拆除了原來的木瓦房,蓋起了兩層大平房,還貼上了白色的瓷磚、紅色的琉璃瓦。 有人取笑阿牛:“你老婆都討不到,蓋啷個好的房子搞哪樣嘛?死了又背不走。”阿牛似乎沒有聽出取笑人話里的弦外之音,他笑呵呵地說:“討不到老婆也要過日子嘛。” 都說男人不會做家務,不會料理生活。阿牛卻不是這樣,他不僅把地里的莊稼弄得很好,洗衣、做飯樣樣難不倒他。 四 那是五年前臘月的一天,天空飄著紛紛揚揚的雪花。我從外地打工回來路過阿牛家門口,他熱情地邀請我去他家小坐一會。走進客廳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白色的墻壁,黃色的地板磚,窗明幾凈。電視機、電冰箱、洗衣機、消毒柜、電烤爐等現代化家具一應俱全,可謂名副其實的小康之家。 跟阿牛一家圍坐在烤爐前嗑著葵花、喝著熱茶,好溫馨。 外面大雪紛飛,阿牛家里卻溫暖如春。 至從離開學校出門打工以來,我很少回家。記憶中阿牛家是三間破舊水泥磚墻房子,沒有裝修,沒有粉糊,屋內用“家徒四壁”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。看到眼前的一切,我不禁思緒萬千,想不到曾經人人都說“憨兮兮”的阿牛,在家種地也能奔小康。而我們這些年輕一代東奔西跑卻一無所有。 “大叔,你行啊!奔小康了。” 阿牛好像沒聽懂我說的話,張大著眼睛看著我:“你講啷子?” 我改變了一種說法:“我說你的小日子過得不錯啊!” 他呵呵地笑著:“人活著就是過日子嘛,只要勤快就能過上好日子!” >>>更多美文:人生故事
鄉下的表哥,一身健壯的肌肉,皮膚黝黑,聲音洪亮明朗,渾身充滿了陽光的味道。回家探親時,我們和表哥坐在一起閑聊。表哥告訴我,他在鄉下承包了二百多畝地,日日和莊稼打交道。其實表哥完全可以過著不用種地的生活,兩個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事業,接他去大城市帶孩子,可以過得很清閑。表哥說:“對種地,我就是熱愛。在農忙的時候,我甚至會在田地里搭一處窩棚,然后就住在田間很多時日。”當表哥說這話的時候,眼里閃耀著熠熠生輝的光芒,那時,皮膚黝黑的表哥真的很有魅力。 說起皮膚,表哥幽默地說:“種地的人一年中皮膚分為兩種顏色,從春天開始到秋收完畢,都是又黑又瘦的。但是一到了冬天,就開始變白,過完整個冬季,我就會白白胖胖的。”說話的人笑了,聽著的人也笑了,真實的生活就在眼前。 表哥在鄉下的二百多畝地,種著西瓜、花生、玉米、小麥。光是去年賣西瓜就賣了七萬多塊錢,表哥滿面笑容地說:“看著自家地里的麥苗長勢喜人,特別高興。”然后他說:“并不是自家的地比別人家的肥沃,只是我做的工作更加細致一些,播種前把土地翻耕得細碎如面,然后給予充足的肥料和水分,你說,莊稼怎么會長得不好呢?” 一個如此熱愛耕種的人,能有不好的收獲嗎?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,沒有做不好的,工夫到了,自然就會成功了。熱愛,是成就一切的開始。對所做的事情充滿熱愛,你會很自然地投入身心,并不會覺得勞累,而會感到一種快樂。 我能夠體會到表哥所說的熱愛,對于寫作,我也是熱愛的。有人問我:“你天天這樣寫,不累嗎?”說實話,寫作于我好像就是吃飯、洗澡一樣的事情,哪一天不寫,才會覺得不舒服。 記得有一次去貴州游玩,想著地處偏遠,就沒有帶筆記本電腦。剛開始幾天,整日沉浸在與自己家鄉不同的景色中,一直挺興奮的,到了第三日、第四日,開始特別想念電腦,雖然也可以用筆記錄,但是不能編輯。實在熬不住沒有電腦的日子,我硬是把行程提前了幾天回家了。 一個人倘若真的熱愛一件事情,他一定會每日念念不忘,不是因為某種目的去做,而是會本能地去做這件事情。 表哥對種地的熱愛,我對寫作的熱愛,到后來都帶給我們益處。表哥因此收入頗豐,我因為日日堅持寫文章,有了一些進步,讀者也多了起來。 想起了躬耕隆中的諸葛先生。諸葛亮少年時代,從學于水鏡先生。那時,沒有鐘表,看時間用日晷,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,時間就不好掌握了。為了知道時間,水鏡先生訓練公雞按時鳴叫,辦法就是定時喂食。諸葛亮天資聰穎,先生講的東西,一聽便會。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,他想讓水鏡先生把講課時間延長一些,但先生總是以雞鳴為準。于是,諸葛亮想:若把公雞鳴叫時間延后,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。于是他上學時就會帶些糧食在口袋里,估計雞快叫的時候,就喂它一點糧食,雞一吃飽就不叫了。熱愛讀書的諸葛先生,正是因為這樣刻苦學習,最后成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、軍事家。 熱愛音樂的貝多芬,熱愛畫畫的梵·高,正是熱愛,才讓生命有了不同的意義。梭羅在《瓦爾登湖》中寫道:“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,吮盡生活的骨髓,過得扎實、簡單,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容剔除得干凈利落,把生活逼到絕處,用最基本的形式,簡單地去熱愛,簡單地為一件事堅持下去。” 只要熱愛,一切都在預料之中。 >>>更多美文:情感日志
公司剛搬到這家五星級飯店辦公時,劉哥很不適應。且不說這家飯店裝修豪華,單是迎賓小姐的熱情勁兒,就讓劉哥受寵若驚。 電梯間的迎賓小姐長相不俗,氣質也不錯,看到有人準備乘電梯,她就會面帶微笑,躬身問好,然后把客人引到電梯旁,幫客人按下樓層,再躬身相送。 劉哥謙卑慣了,哪受得了這樣的禮遇,每次必先紅了臉,然后忙不迭地點頭致意,并連連擺手:“我是在這16樓上班的員工,你不必對我這么客氣。”迎賓小姐微微一笑:“來的都是客,我要服務好。”再次見面,她依然如故,從不肯敷衍了事。 為了避免尷尬,劉哥甚至不再走客梯,而改走飯店員工通道或者貨梯。時間久了,他似乎得了心病,一想到上班就發憷,如做賊般偷偷摸摸。 一天,心情郁悶的劉哥向好友說起這件煩心事,好友聽罷哈哈大笑:“你也別難為情了,人家干的就是這工作,服務熱情是盡職盡責,也是她的職業習慣。如果不這樣做,她會被客人投訴的,弄不好會丟掉工作啊……” 劉哥聽了這番話,心里豁然開朗:不管干什么工作,都要盡職盡責,不應付,不卑不亢,坦坦蕩蕩。 此后,劉哥不再對此事耿耿于懷,每次來上班,他見人就主動打招呼,甚至熱情地跟人家攀談幾句。結果,大家高興了,他也心情大好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故事
RR111DVOM254WD5